发布时间:2025-05-23 点此:54次
来历:我国企业家
实地看望鹤岗,一个东北小城偶然间被推上互联网流量之巅之后的故事。
文|《我国企业家》记者 谭丽平
修改|米娜
初冬,下午4点,鹤岗的天就简直全黑了。路上行人调转了方向。在家邻近摆摊的郑立民,看着稀少的人影隐入楼道,愁容再上心头。
一年多前,郑立民无意间在网上刷到了鹤岗的新闻,动了来鹤岗久居的心思。经过中介,他花费2.9万元长途“代购”了一套67平的顶楼毛坯房。本年5月20日,47岁的郑立民开着早年买的私家车,带上妻子和悉数家当,从其时打工的工厂地点地山东潍坊来到鹤岗。近2000公里,他足足开了23个小时。
本年8月,经过近三个月的装饰,夫妻二人正式入住新家。新家地点的方位,是一个十分受外地买房人欢迎的“网红小区”。房子新建没几年,很新,周边还有早市、超市、广场,间隔市区也就十多分钟车程,日子设备完全。
之后是生计问题。夏天,清晨2点,郑立民便开车去往两公里外的物流厂进货,赶在4点天亮前抵达邻近较大的零公里早市,占有一个好点的货摊。与卖瓜子、卖橘子、卖粉条、卖排骨、卖大油饼等商贩,凑成一个热烈的早市。8点早市完毕,他随后转移去邻近的秀丽小区,这边住户、商贩多,人流相对较大。他出摊一摆便是一天,夏天能摆到晚上七八点,冬季摆到下午四五点。
拍摄:谭丽平
全部都在向好的方向开展,直到最近,摆摊的地段忽然新增了城管。白日卖菜的时刻敏捷被紧缩为天亮前的一个多小时。所以,一天一二百元的收入,骤减为三五十元,乃至“不开秤”——郑立民的久居决计,开端有了一丝不坚定。
来之前,郑立民没有太多顾忌,“之前在外边租房,想着买房有个家,就来了”。虽然在鹤岗举目无亲,但两个人在鹤岗的日子还算习惯。仅仅后来发现,关于“生计问题”的考虑,仍是少了。
郑立民略带曲折的鹤岗久居阅历,是近几年来许多外地人鹤岗追梦的实在写照。由于想“有个家”,2019年,在外流浪了半辈子的浙江舟山船员李海,千里奔赴鹤岗,花费5.8万元买房久居,并将此进程记录在贴吧。从此,鹤岗的“白菜价房”一夜成名。本年10月,95后的女子带着猫,逃离大城市与原生家庭,去鹤岗花1.5万元买房安了个家的新闻,再度刷屏,还带火了相同房价贱价的辽宁省阜新等城市。三年来,鹤岗,已成了许多难以在大城市落户的人的“圆梦之地”。
当然,不只要低房价,资源干涸、人口丢失、财务重整,也是这个小城随之呈现的标签。2022年11月,《我国企业家》实地看望,企图拨开白菜房噱头之外,一个实在的鹤岗。这是一个规范的东北小城,偶然间被推上互联网流量之巅,最终与失落集体来了一场双向奔赴的故事。
年青人的乌托邦?
鹤岗市坐落黑龙江东北部,与俄罗斯隔江相望。从北京到鹤岗,地图上显现的间隔长达1647千米,相当于北京到湖北、江西的间隔。但交通上最快速的抵达方法,是搭乘两个半小时的飞机到佳木斯市,再从佳木斯拼车一个多小时到鹤岗。
记者抵达鹤岗时,已是黄昏6点,此刻天空已悉数被黑夜笼罩。车辆络绎在非中心主城区,街边的五金店开端拉下门帘,汽修店、超市、鹤岗小串还在作业。除了一处写有“迎宾门”的建筑,以及目及之处罕见楼房,鹤岗城市大街与一般小城别无二致——没有太多回忆点。后来从当地人口中得知,经过了“迎宾门”,也就意味着入了城。
拍摄:谭丽平
2019年从前,鹤岗在其时我国600多个城市中,名声不显。但一篇名为《流浪到鹤岗,我五万块买了套房》的文章,打破了这座城市的幽静——“流浪客”来了。
迪亚也在2019年时看到了鹤岗的新闻。其时,他在上海日子,曾参加过《我国好声响》,依托表演、音乐训练、音乐制造,以及各大平台上歌曲的版权费生计。
生命的前30年,迪亚居无定所。由于爸爸妈妈离婚,从大学期间开端,他就天南海北地跑夜场、跑表演、写歌,挣日子费。这也养成了他随遇而安的性情,“门一关,床一躺,身在哪里,对我而言没有任何差异”。一个人闯练时,他在上海租一个17平米的房子,每月只需求2100元的房租。但与妻子成婚后,他就不得不租一室一厅,房租5400元,占有了他其时收入的一半。
2020年疫情降临,商演、训练阻滞,迪亚直言“在上海混不下去了”。光一年租房就要六七万,加上朋友多、集会多,“光出不进”。“自己一个人时还行,成婚今后,我就觉着挺对不住我媳妇儿,老这么搁外边儿浪荡着也不是回事儿。”他开端隔绝无用交际,筹划去鹤岗久居。
2020年4月,迪亚找中介看中了一套房,便和妻子榜首次来到鹤岗。他们方针十分清晰,5万以下的房子,由于他也拿不出更多的钱。从佳木斯到鹤岗的客车上下来,他看着周边满是层高六七楼的房子,直呼“好家伙”——这小城市,怎样连楼房都没见到几栋?彼时,他还带着嘲讽的心态在看待周遭的全部。直到一通调查下来,他发现,“鹤岗远远超过了我的期望值”。
迪亚调查的榜首个要点,是治安。这是他在外多年最垂青的一点,成果令他很满足:鹤岗大街到处可见“天眼”,别的新闻上扫黑除恶也进行得完全;其次是城市的配套设备,鹤岗作为地级市,广场、商超、三甲医院、校园等配套设备相对完全;还有,1元的公交半小时可达全市区,租借车6元起步(现在多加了1元的燃油费)。
发现榜首家中介“货不对板”之后,接下来的一周,迪亚把鹤岗当地的中介“白嫖了个遍”,每天坐上不同中介的车去看房。虽然没有选到心仪的房子,但他一点都不悲观。由于,与没找到适宜的房比较,假如发现鹤岗“低房价”是个假信息,“那才是真实的绝望”。
拍摄:谭丽平
一个月后,迪亚在第2次来鹤岗前,先邮寄了自己一切的家当,抱着不买到房不罢手的心态,斩断了回去的退路。2020年5月的一个周四,迪亚看中了一套建于1983年的老小区的三楼,不到50平,4.5万元。房子带着简略装饰,间隔周边的广场、夜市、市区,也都不远。周五,他就拉着户主去过了户。
在鹤岗久居的近两年来,迪亚仍旧从事着音乐相关的作业。凭仗在音乐上的专业知识,他的作业挑选更多。采访他的那天,他上了4堂训练课,对应的收入为200元。平常鹤岗有些表演,也会约请到他。他的妻子则找了一份我国移动话务员的作业,一个月打底两千多元,成绩好点时,能有三四千元的月收入。前不久,迪亚新买了一间一楼门面,雇了人,开了一家小服装店。他想着,母亲今后来了,也有居所。
在鹤岗的日子是闲适的,素日夫妻俩最喜爱做的作业,便是逛逛早市,煮饭,偶然出去探店。虽然身处东北,但鹤岗物产丰富,特别夏天,“小区楼下满是老头老太太的摊,卖的都是自己种的菜,一把小白菜、韭菜都只需一块钱”。
在鹤岗久居之后,这些“鹤岗久居客”常常经过群聊联络。迪亚地点的久居群,其间外地人真实在买房并久居的,有六七十人。群里偶然唠唠物价、共享美食。一次,佳木斯新开业了一家超市——“扣头力度贼大”,所以有人花一个半小时坐客车去佳木斯抢购;某天热聊,迪亚发现最近与鹤岗有关的上新闻热搜的当事人,居然也在群里;也有人在群里从不冒泡。
据迪亚的调查,外地去鹤岗的“啥人都有”。有外地年青人曩昔后,玩网络游戏挣钱;有人来了之后当外卖员,一个月能赚五六千;一个年薪25万的大叔,儿子现已上大学,和妻子联系欠好,没离婚,最终决议去鹤岗;也有两口子,“背的一个包便是两万六”,却也在鹤岗买了房。“有钱的、没钱的都有”,仅仅迪亚也想不明白,背着2.6万元的包,为什么会来这“杳无人烟”的当地?
这些来鹤岗久居的人,多罕见点“隐居”的意味。记者约访的多位采访目标中,不少人隐晦地表达了自己不乐意承受采访或见面的情绪,不被打扰是他们的交际理念。最终记者经过线上和匿名的方法,采访了一些乐意出来聊聊的,久居或曾去鹤岗久居的人,了解他们主意的碎片。
拍摄:谭丽平
肖安,本年夏天在鹤岗南山区安了家,房子加装饰、电器共花费了16万元。作为南边人的他,之前没有体会过北方的大雪。加上当地的房子很廉价,他抱着“无所谓的情绪”就买了。去鹤岗前,他也在大城市日子作业,每个月交完房租,牵强只够生计,加上疫情重复,所以就和目标一同毅然去了鹤岗。他的好朋友也在楼上买了一套房。不过到现在,他还没有正式作业,虽然鹤岗的作业不少,但适宜自己的不多。现在冬季已到,他决议气候暖和了再看看。
大静静,温州人,来鹤岗之前在义乌做电商,一年收入20万元左右。2020年10月,相同被低房价招引,怀揣对东北雪景的神往,她在鹤岗花4万元买了一套顶楼的房,2021年3月底来到鹤岗。
来鹤岗的榜首周,就有两位鹤岗本地的网友,带她去抚远市自驾游。这是我国最早迎候太阳升起的当地,北方广阔的景色和游览带来的新鲜感,让她很快决议久居鹤岗。本来,只计划花2万元装饰,最终花了4万元。
她将自己的阅历记录在短视频上,在鹤岗的榜首年,收成了4万粉丝。期间,她摆过摊、做过装饰、俄罗斯代购、农产品带货。2021年11月,由于“不想被说蹭流量”,她还与人合开了一家火锅店。
不过,本年10月,她决议暂别鹤岗。她说,实体生意让她一天20个小时被困在店里,身体吃不消,加上在南边买了房子,她“需求保存一点存款,回南边挣钱”。
“什么时分会再回鹤岗?”记者问。
“发财了就去。”大静静答复。停顿了一会,她说,“想挣钱的话,就待在南边,想休假就去鹤岗,现在是想坚持这种状况。”
不管去鹤岗久居的理由是什么,最大的招引力源头,仍是贱价的房价。迪亚算了一笔账,鹤岗房价600元/平米,一个月挣3000元,一个月能够买5平米,一年就能够买一套房。“我要搁上海,算算我得多少年能买房子?我得向天再借500年。”迪亚玩笑道。这也是他甘愿待在鹤岗的原因。
拍摄:谭丽平
房价本相
房价,能容易翻开一个鹤岗本地人的话匣子。
在鹤岗的神州松鹤小区,当地居民朝着远方一指,“从前这块都是平房、土地,乃至这儿没有房子,是河沟”,顺着她的指尖移动,规划已覆盖了目及之处;租借车上,听闻有一万五的房子,司机连连摆头,直言“现在哪里还有这么廉价的房子”,随即开端吐槽城市的老龄化、年青人的出走;在五指山早市,随意谈论起鹤岗的房价,一位年青女商贩也热心地凑过来,“我老妹,在新加坡都听说了鹤岗1.5万元一套的房子。”
鹤岗的热度每加热一次,都能很快传导至小莫的手机上——咨询增多了。
任何问题和需求抛曩昔,小莫总是平静地回应着。这或许是他近两年来当房产中介练就的身手。初次见面时,他坐在主驾驭位,注意力却全在手机上,用文字和语音替换着回复纷乱的音讯。1989年出世的小莫,穿戴黑色棉袄,身形消瘦,头上已有丝丝青丝。见来人上车,他温文地打着招待,像老朋友相同。谈天进程中,他能够精准捕捉你的需求,作出回答。
这一天,小莫带记者看了6套房。最廉价的一套,是房龄近二十年、坐落顶层6楼的二手毛坯房,60多平米价格2.5万元,算下来一平不到500元;最贵的则是一套电梯房,90多平算上装饰不到20万元。
针对网络上撒播的一两万元一套的房子,小莫回复说:有,但方位一般更偏僻,坐落顶楼、面积更小,更重要的是,房龄更老。
这些房子还有一个共同点,多为棚改回迁房。据小莫介绍,鹤岗现在80%以上的房子都是棚改回迁房,最近十年建筑的房子,则95%都是回迁房。价格低的“白菜房”也恰恰是以此为主。面积小、步梯房、坐落顶层,一些刚刚建成买卖的棚改小区,成交后还不能马上拿到房产证。
《南边周末》报导,鹤岗市每年发布的政府作业报告显现,自2013年开端大力推动棚改方针后,2013~2018年6年期间,鹤岗共建造约16.6万套各类保证性住宅。而依据最近3年的政府作业报告显现,2019年鹤岗建成保证性住宅7145套,2020年安顿回迁保证性住宅6076套,2017到2021年5年里,棚户区改造惠及市民7万余户。
以每套住宅2人核算,则18万套的住宅至少惠及36万的人口。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现,到2020年11月1日零时,鹤岗市常住人口为89.1万人,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.9万人比较,削减16.8万人,下降15.86%,年平均增加率为-1.71%。其间,鹤岗市辖区(包含工农区、南山区、兴安区、东山区、向阳区、兴山区,即“六区”)常住人口为54.54万人。
一方面是增加的房子数量,另一方面是丢失的人口,当商场供需不对等,导致鹤岗的房源呈现了过剩。
拍摄:谭丽平
在鹤岗街头,到处可见租房卖房的小广告,夹杂在摆放规整、颜色一致的棚改房中心。“兴安台兴修小区,5楼78平6万,5楼70平5万,4楼70平6.2万,松鹤B小区,5楼54平4.5万”,一张A4纸的广告上,罗列了四套房的信息——也不知是户主手头上房产真的多,仍是中介代卖。
在鹤岗,人手几套房并不是稀奇事。2015年跟从老公回到鹤岗的佳佳,11月7日刚刚买下了在鹤岗的第五套房。买榜首套房,由于廉价买了个顶楼;第二套是为爸爸妈妈买的一套电梯房;第三套则用于日租房生意;第四套房为儿子买了一个顶楼学区房;第五套,则由于爸爸妈妈年岁大了,给爸爸妈妈买的电梯房还未装饰好,正好碰到适宜就买了。
佳佳从前在北京北漂了10年,去鹤岗之后,她做过微商、卖过护肤品。2020年5月,无意间拍了一个家邻近小区广场的短视频,配上“这儿的房子白菜价”的标题,她的著作就火了。第二天,这条视频的播放量抵达100万,因此有四五千人请求增加老友,问询鹤岗相关的状况。没多久,她顺从其美成为了一名房产中介。
“中介和民宿现已算是鹤岗的新式职业了。”一次闲谈中,一位在鹤岗买了三套房产的游览博主表明。
小莫也是在2019年鹤岗白菜价的房子大火之后,开端从事房产中介的。小莫是土生土长的鹤岗人,在哈尔滨读大学,北漂3年之后回到鹤岗。在鹤岗的5年多,他做过餐饮,在体系内、私企都待过,但每份作业时刻都不长。直到2020年,他开端玩起了短视频,彼时首要拍些美食、景色。跟着越来越多的人向他咨询鹤岗房产相关的问题,2021年头,趁着鹤岗的热度,他开端卖房。
每天,他的作业便是招待外地来的客户,回复网友的音讯,以及满城跑过户、暖气费报停等手续。现在,他会十分熟练地介绍本地房产特征:本地人装饰,喜爱将厨房设置在阳台上;北方的墙体,厚度能有个八九公分,这是为了做外墙保温。东北人的善谈基因,在招待陌生人上发挥了严重效果。不到两年,他手中的房产成交量已抵达200套左右。最多的一天,他一起卖出5套房。
像许多网红博主相同,他也有成串的钥匙。这些钥匙随身放在车上,看房前,他会趴在钥匙堆里细心寻觅。有卖家的,也有买家的——
大多数客户不会真的来鹤岗。十分之九,都是由小莫长途代理,所以钥匙也由其代管。从买房到装饰,只需求交钱,这些从未来过鹤岗的外地人,就能够在这座小城成为房主。而成功买完房的外地人中,十分之九也不会前来久居,单单便是买一套房放着。
鹤岗房价热度的高涨,也让中介越来越多。不少近两年刚曩昔久居的“新鹤岗人”,也专职做起了中介。据小莫调查,两年前鹤岗从事房产中介的或许只要四五十人,现在“不下百人”。
热度高了,他感觉到,一些抢手小区的房价已有所提高。
煤城挽歌
虽然外地人将鹤岗视为“乌托邦”,但本地人仍是很惊讶,“有人会来这角落?”
一位本地人,这样描绘她眼中鹤岗的画像:转型中城市,结构单一,人员也单一。
在因“低房价优势”遭到重视之前,鹤岗更多是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而存在。1914年,我国人曹凤阳意外在鹤岗发现煤苗,1918年鹤岗煤田正式挖掘,由此开端了鹤岗煤炭的大规划开发和鹤岗工业化城市的进程。
现在,鹤岗城市中还留有曩昔光辉的战绩。与煤炭相关的选煤厂,间隔鹤岗市中心比优特年代广场仅一街之隔;担任工人生命安全的鹤矿总医院,现在是鹤岗三家三甲医院之一;还有鹤岗国家矿山公园、鹤岗博物馆里,都见证着鹤岗煤炭百年挖掘前史。
至今,在鹤岗街头随意拉个大爷一问,不是自己从矿上退休的,便是有家族在矿厂作业。11月4日,在兴安区的兴安台,记者遇到了三位现已退休的兴安矿矿工。据当地人称,兴安矿曾是鹤岗九大煤矿中最大的矿企。而间隔兴安矿和俊德矿相对较近的兴安台,从前是鹤岗较为热烈富贵的地段之一。
白叟们听力欠佳,凭仗凑集的回忆,他们复原了兴安矿从前光辉的曩昔:大约是1989年,兴安矿迎来了最巅峰的时期,矿上员工最多有12000名。其间一位白叟至今还记得自己入矿厂作业时分的工号,10656。彼时的兴安台,人挤人,自行车不是用来骑,而是需求“横着推”。
而一位白叟退休的2012年,兴安矿已只剩下8000人。现在,人数更少,“一些小井都比大矿人多”。
鹤岗最大的露天煤矿。拍摄:谭丽平
鹤岗的命运与煤矿的兴衰紧紧串联。伴跟着鹤岗煤矿的荣光曩昔的,是鹤岗近几年遭受了资源干涸、工业结构单一的困扰。2011年,鹤岗市被国家确定为第三批25座资源干涸型城市之一。
11月5日,记者乘坐租借车时,遇到了一位俊德煤矿的工人季师傅。现年47岁的他,1994年参加作业就在矿厂上班,下班后跑租借赚外快。开车时,他正在与租借车群里的群友共享:员工过生日,矿上会下发200元的生日补贴。鹤岗大约有2300台租借车,许多司机都喜爱在车内与同行聊着语音,打发时刻。
季师傅现在的岗位是地上调度,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。他没有挑选下矿,下矿作业收入更高,大约能有四五千元,但下矿需求“一宿不合眼”。提到这,季师傅顿了顿,“矿山你不知道啊,由于你没触摸过这个职业,触摸这行你就知道,都挺辛苦。”
在他印象中,俊德矿至少阅历过三次减员,从最高峰的七八千人,到现在只要大约2900人。一年到头,季师傅只要新年放三天假。每个月,有15个夜班,隔一天上一个。也便是这隔出的时刻,他用来跑租借,每个月也能挣3000元。
听到外地人要来鹤岗买一两万的房子,季师傅感到很惊讶,一方面是觉得没有这么贱价的房子;另一方面是疑问年青人的到来。在他作业的矿上,除了一些技术工种,最年青的员工也至少35岁。他的儿子本年22岁,现在正在考研,他一向倡议的教育理念是“必须得考出去”。家族里的年青人,要么当公务员留了下来,要么家里有本领,但但凡没成婚的,现在都待在外面。
年青人的出走,也让老龄化成为这座东北小城画像中,颜色最浓郁的画面。
拍摄:谭丽平
假如在一个温暖的上午,走进鹤岗大街,你能够到处见到老年人。鹤岗白叟常见的文娱方法,便是“散步”。背着手、拎上一口布袋,在街边缓慢行走。脚步一颠一跛,袋子跟着一摇一摆。
气候好的时分,楼里街坊开端串门,手臂夹着一张折叠椅,驾轻就熟蹿到牌友家里搬桌子,三两分钟就敏捷组成一场牌局。不打牌的老年人,在花坛边垫上几块垫子,拉上几个街坊,便足以消磨上午的韶光。远处,叫卖车的声响若有若无,“白菜、马铃薯、萝卜、地瓜、老黄瓜……”
公园、广场和早市,更是白叟们的全国。10月29日的五指山公园,门口广场被分为两半,一半由穿戴艳丽的女士们占据,手持手绢和扇子,听着音乐扭秧歌;另一半则是扎堆的老头,穿戴暗色系的皮衣皮靴,站着谈天。公园歇息椅子上,每张椅子都坐着两三位白叟,偶然相看无言,或浅聊两句。
拍摄:谭丽平
上午10点,现已有白叟开端从公园撤离,更多的大部队,则在一旁通往五指山早市的赤色塑胶道上络绎。商场上,“野生”“手艺”是高频词,棉袄、风水、针灸、摄生、旧书的货摊,则展现着东北早市独有的特征。
时至今日,资源依然是鹤岗赖以生计的根基。据2021年鹤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计算公报,2021年,鹤岗完成国内出产总值(GDP)354.2亿元,较上年增加7%,2021年全市规划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加12%。首要职业中,煤炭挖掘和洗选业增加20.3%,非金属矿采选业增加7.1%,电力、热力出产和供给业下降5.1%,非金属矿藏制品业增加21.3%。
不过,在互联网流量的加持下,鹤岗曩昔的沉积也为未来争夺了新的时机。
比方,由于煤矿而兴的城市配套建造,正成为外地年青人久居鹤岗的保证。佳佳现在首要日子在兴安台,她的粉丝购买的房子也有很大一部分坐落这儿。这儿有医院、校园,有蜜雪冰城,有当地连锁的比优特超市,也有早市,日子便当,相互之间也能有个照顾。而只需在鹤岗六个区的规划内活动,十几分钟车程就能抵达市中心。
至少,不少人认识了鹤岗,鹤岗正在开展石墨工业和游览,有人买了房,也预备用于消暑、游览。就像在佳木斯飞往北京的飞机上,一大半都是中老年人,其间不少预备在北京起色,去往云南、海南,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季。
老去的躯壳和新来的血液也能获得某种平衡。正如迪亚所说,“把家安到鹤岗,但把眼光放到全世界。有时机的话,我不会挑选猫在一个小城市里了此一生,哪怕只要1%的期望,我也要去争夺一下。”
是夜,在一个一百多人的“鹤岗久居群”里,有人还在筹划着,什么时分去鹤岗。